發表文章

夏至

耳邊呼唱的蟬鳴 忽亮忽而低沉 我瞬間掉落時間的迴廊 記起永恆卻又短暫的輪迴 那個夏天 你像土壤般 吸納我所有的憂愁與牽掛 夏天過去 最終我又回到你的懷抱 就這樣反覆 繞呀繞地

靜夜

圖片
Photo shot on the early morning after Typhoon left. 空氣中的靜恣意地漫延 越過城市的疆界 上達天聽,聽哪! 那全然寂靜的無 滿溢地回歸我心 轉瞬間 我溶於靜默的大空之中 與時間一同平行位移。

念書的全職媽,大不易。

圖片
圖:正做日光浴的袋鼠 (版權所有 Credit by Vita H) 所謂的小孩這種生物,雖然說你放著他自己也會自然而然的生長、成長,但是,在孩子尚未具備充足的生存能力時,絕大部分,除了睡覺時間,醒著時就需要依附在成人的身邊,不論在物質上或是精神上,孩子都無法單獨存在。 也就是說,當你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與孩子共處在同一個空間時,你(成人/依附主體)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如果我今天是只需要整理家務,照顧三餐和陪伴小孩,那麼這樣隨時隨地 on call 並不突兀,因為我的整體狀態就是處在隨時可以被打斷的情境。 但是若是今天的我需要完整的學習或閱讀時間,這樣的三不五時被「媽媽,我要喝水。」「媽媽,我肚子痛。」「媽媽,幫我....。」「媽媽,我好無聊,我可以做甚麼?」給打斷思緒,切斷學習的思考空間,就變得非常不能接受。 要成為一位稱職的媽媽,又要能夠保有自我,擁有自己的空間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某一些層面是有些衝突的。可以說,是在時間投入比例上做拉鋸戰。 這也是現代育兒與過去育兒上觀念上的差異,過去是整個村落一起養育孩子,藉著居住在同一個村落裡深厚的情誼,互相照看孩子,省卻了許多看顧孩子的時間成本。但現在多是小家庭,幸運一點的,能有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照看,沒那麼幸運的,只能夫妻兩人協調,或許採向外托育注入支援,但是相對的育兒成本也會提升。 對於像我這種當初為了孩子全心奉獻而直接脫離職場的全職媽而言,是無法採行需要增加育兒成本的向外托育的方案,畢竟,就是因為另一半也是領死薪水,一家四口只靠一份薪水過活,只能以省吃儉用的方式過活,讀書也是為了想要重新回到職場而做的困獸之鬥,而現在呢,也只能繼續鬥下去,因為人不往前只會被淘汰。 可是,「時間就像擠XX一樣,擠一擠就有了。」只要有心,沒有難得倒你的事。 首先最先要做的,就是下定決心,清楚為什麼自己需要時間進修,如果不走這條路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志向立定了,才能在不可能之中殺出重圍。 我想,有許多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寶寶苦,可是寶寶不說。」猶記得這句爆紅的流行語在耳,就可以說明,有人並不是都一直把所遇到的困難攤在自己前方來阻擋自己的。儘管現實再怎麼困難,一定可以找出適合自己可以運用的時間,走出一條自己可以適用的路的。

「同溫層」存在或不存在,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圖片
圖:加州約書亞公園 初次接觸這個名詞,是在今年四月份時,上傳播課程聽到的。 一種新鮮的名詞,也體會到這個名詞講出了我們所處的網路世代的真實。 另一個層面,即尋思要跳脫同溫層,因為既然我們都深陷在一個圈圈而不自知,那麼很自然的反應就是,那麼就跳出來看看吧。 從六月底開始我將手機上的Facebook應用程式刪除之後,一開始,也稱不上習慣不習慣,倒是時間有多一些出來,畢竟每天要滑過所有朋友的貼文也是要花不少時間的,但是自己一天結束時,習慣找個社交的出口,沒了臉書,就改成其他的社交APP,IG或推特,是一些新的同溫層,哦!總歸到底還是同溫層,只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還有這個坑所花的時間,比另一個坑要少一些罷了。 那麼到底,人要脫離同溫層是可能的嗎? 在螢幕以外的現實真實互動中,人和人的交往相處,大抵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或許接觸到不同屬性的人,會試著與對方交流,但時間越來越久之後,也是同樣地傾向與自己個性相投的人交往、成為好友,這麼看來,只要有人的地方,同溫層是自然而然就會製造出來的。 所以,了解了「同溫層」的存在,知覺自己可能陷於「同溫層」後產生自覺,然後試著跳脫出來,在不是同溫層的悠游虛流層自在打滾後,卻發覺自己的情感社交需求,還是會回歸同溫層,這時候的同溫層,會不會是一群已知共同存在於同溫層的「另類同溫層」呢? 又或者,是難以找到與自己同類的孤獨個體存留區,面臨著想回同溫層卻又回不去的窘境; 又或者是,更好地,完全自在解脫同溫層的束縛,在天地間孑然一身自由自在的一個人。重點是,有辦法做到嗎?人。

找尋你的獨特標記 (Finding Your Cutie Mark),觀看彩虹小馬 (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 的感想

圖片
          孩子一直都很迷 My Little Pony 這齣劇,當我進入孩子的視界,一起看了其中一齣時,發覺這些小馬除了重視友情以外,還有一個核心,就是找到各自的 Cutie Mark。   Cutie Mark 是個人標記,是每個人最擅長的特色,也是其天命。   尋找 Cutie Mark 對每一隻小馬而言,都有屬於其各自的故事。   有些馬兒因為家族的關係,很早就有了 Cutie Mark 在身上,但卻身不由己,處處受到其標記的限制,乃至於發展出另一段自我超越,不受限於自身標記的故事。   有些馬兒在很偶然的狀況下找到了自己的標記。   也有些馬兒費盡千辛萬苦努力找尋,在過程中完全投入,投入而忘記自己原本在意身上沒有標記的這一點,終於在不經意中,出現了自己的標記。   我所看的這齣就是這樣的故事,是以獨特標記追尋者 (Cutie Mark Crusaders) - 蘋果花  (Apple Bloom) 為主角,一開始對自己身上還未有標記感到沒有自信,後來找到與自己也同樣尚未有標記的馬兒們,一起成為同伴,一起去關心另外一隻陷於困惑的小馬,既使那隻小馬曾經在言語上霸凌自己,但仍然毫無保留地幫助她走出自己的設限,最後這三隻小馬一起共同擁有了獨特標記追尋者的標記。   這真是一個感人且充滿寓意的故事。     孩子在這樣的故事中了解到每個人的獨特性,也知道要找到自己獨特的標記,必須不斷嘗試,不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通過無私且善意的幫助他人,也同時幫助了自己。   這就是這個故事所傳達出來的涵義。   孩子在我看不太懂劇情時,在一旁很激動地跟我解釋關於其他相關小馬的脈絡時,讓我確實地感染了她的熱情。   的確,能夠找到自己的 Cutie Mark,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   因為,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這一生一直以來的追尋嗎?   Finding Your Cutie Mark   When the right time comes      You will realize by nature      Your cutie mark shows up itself    ...

{我要寫一首詩}劃一根火柴之後

圖片
photo by Roksolana Zasiadko on  Unsplash 游移觸視 正極與負極反覆 熱度升溫 這是一場無須言語的對戰 絮絮綿綿 你上我下,我上你下 都在滿足升起的火炙 悠遠深長 等待或不等待 進入的當口 滿溢 的能量儲存 足夠應付下一次的空乏來臨 註記:第一次寫這個題材,於我,是個突破。    昨天偶然又讀到一系列這個主題的詩,就決定自己也來寫吧。    從沒碰過的題材,從未真的面對一個主題下筆,    這兩項考驗一併過來,完成了,也就又過了一關。    挺好的。    如果您喜歡我的詩,請幫我 +1

暑假要到了,還沒安排好孩子的活動該怎麼辦!?

圖片
暑假到了,父母開始一個頭兩個大。 該要怎麼安排? 有的家長很早就幫孩子規畫好暑假活動, 不管是參加夏令營、一起環島、上安親班、上暑期密集課程, 已經規劃好的家長,心理上大致上就能比較安心。 如果您還沒規劃好,沒關係, 以下整理了一些資訊讓您做參考, 不需要花大錢也能夠讓孩子好好慢活一個夏天。 (一)時程表規劃 時間表不需要安排得過細, 有一個大方向,在不知道該做甚麼, 或是孩子很無聊的時候, 或許可以試著這樣安排做。 星期一創作日 孩子的創作力無限,給他一個舞台,他就能夠自我發揮。 準備物品: 足夠的材料 例如:畫筆、水彩顏料、彩色筆、蠟筆、色鉛筆、粉筆、不用的廢紙或是畫紙 可以嘗試的專案: (1) 手指畫 運用各種顏料,畫鳳梨、畫蝴蝶,任何天馬行空的畫 (2) 石頭畫 到戶外撿些石頭,在石頭上作畫,完成後就成為裝置藝術,可以妝點家中的花園 (3) 自製風鈴 可以運用的材料包括:冰棒棍、鑰匙、不要的小鐵罐、貝殼 將這些材料塗上色彩,就是一件色彩繽紛的風鈴 星期二閱讀日 可以安排到當地圖書館,借書還書, 在圖書館裡待上一個上午或下午, 若是圖書館旁有遊樂設施,還可以讓孩子運動一下。 星期三玩水日 可以帶孩子到公立游泳池玩水, 家中有戶外空間或陽台頂樓的, 也可以讓孩子玩水槍、水球, 孩子一定會玩瘋的。 星期四旅行日 外出參觀博物館、展覽, 參加當地規劃的兒童活動, 或是來一個輕旅行, 離開自己居住的城市, 到鄰近的農場或大自然走走。 或是到遠一點不常去的公園也是經濟實惠的小旅行。 星期五聯誼日 安排和親友一起活動,大朋友或小朋友, 去爺爺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家造訪, 或是邀約年齡相仿的孩子或同學一起出遊、野餐,或是參加活動。 參考資料來源:http://vegasfamilyevents.com (二) 暑假守則 一開始就先訂好規矩,寫下來更好, 這樣兩方都可以有所依循, 不過先說好,細項可以依據孩子年齡自己做調整唷! 你做到了嗎?  _整理床鋪  _刷牙  _梳頭髮  _穿衣服  _吃早餐 再加上  _閱讀20分鐘  _著色/寫作20分鐘     _整理一個房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