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正做日光浴的袋鼠 (版權所有 Credit by Vita H) 所謂的小孩這種生物,雖然說你放著他自己也會自然而然的生長、成長,但是,在孩子尚未具備充足的生存能力時,絕大部分,除了睡覺時間,醒著時就需要依附在成人的身邊,不論在物質上或是精神上,孩子都無法單獨存在。 也就是說,當你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與孩子共處在同一個空間時,你(成人/依附主體)就是他的全部世界。 如果我今天是只需要整理家務,照顧三餐和陪伴小孩,那麼這樣隨時隨地 on call 並不突兀,因為我的整體狀態就是處在隨時可以被打斷的情境。 但是若是今天的我需要完整的學習或閱讀時間,這樣的三不五時被「媽媽,我要喝水。」「媽媽,我肚子痛。」「媽媽,幫我....。」「媽媽,我好無聊,我可以做甚麼?」給打斷思緒,切斷學習的思考空間,就變得非常不能接受。 要成為一位稱職的媽媽,又要能夠保有自我,擁有自己的空間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某一些層面是有些衝突的。可以說,是在時間投入比例上做拉鋸戰。 這也是現代育兒與過去育兒上觀念上的差異,過去是整個村落一起養育孩子,藉著居住在同一個村落裡深厚的情誼,互相照看孩子,省卻了許多看顧孩子的時間成本。但現在多是小家庭,幸運一點的,能有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照看,沒那麼幸運的,只能夫妻兩人協調,或許採向外托育注入支援,但是相對的育兒成本也會提升。 對於像我這種當初為了孩子全心奉獻而直接脫離職場的全職媽而言,是無法採行需要增加育兒成本的向外托育的方案,畢竟,就是因為另一半也是領死薪水,一家四口只靠一份薪水過活,只能以省吃儉用的方式過活,讀書也是為了想要重新回到職場而做的困獸之鬥,而現在呢,也只能繼續鬥下去,因為人不往前只會被淘汰。 可是,「時間就像擠XX一樣,擠一擠就有了。」只要有心,沒有難得倒你的事。 首先最先要做的,就是下定決心,清楚為什麼自己需要時間進修,如果不走這條路是否還有其他的路,志向立定了,才能在不可能之中殺出重圍。 我想,有許多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寶寶苦,可是寶寶不說。」猶記得這句爆紅的流行語在耳,就可以說明,有人並不是都一直把所遇到的困難攤在自己前方來阻擋自己的。儘管現實再怎麼困難,一定可以找出適合自己可以運用的時間,走出一條自己可以適用的路的。